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经济学院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经济学院学业奖学金的等级、比例,依据当年学校研究生奖助体系评审领导小组分配给本学院的奖励等级、比例分配;金额按照学校的奖励标准执行。
第二章 参评范围
第三条 学业奖学金发放范围为我院全日制就读的研究生。
第四条 学业奖学金的发放年限为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
第三章 评审组织机构
第五条 经济学院按照学校要求成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负责制定本单位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评定细则,以及研究生奖励申请受理、资格审核、资料审查和评审等工作。
第四章 评选条件
第六条 除当年入学新生外,所有参评研究生在上一学年内必修必选课程中必须获得合格及以上等级。获得当年国家奖学金的研究生不参加学业奖学金评选。
第七条 当年入学新生评选条件
(一)博士研究生
优先顺序为硕博连读生、“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全国统考博士研究生。其中“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按照考核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全国统考博士研究生按照入学成绩总分(初试加面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
全国统考博士研究生在硕士毕业后,截止到本年度9月30日前1年内,获得本办法第八条所规定的科研成果的,在本组内(全国统考博士研究生组)优先评选。
(二)硕士研究生
优先顺序为推荐免试录取研究生、一志愿录取研究生、调剂录取研究生。其中一志愿录取研究生按照入学成绩总分(初试加面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调剂录取研究生按照入学成绩总分(初试加面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
一志愿录取研究生和调剂录取研究生在本科毕业后,截止到本年度9月30日前1年内,获得本办法第八条所规定的科研成果的,在本组内(一志愿录取研究生或调剂录取研究生)优先评选。
第八条 其他年级评选条件
(一)总体原则:将学分绩点与综合科研分相加,计算上一年度的学年综合成绩并排序,按照学校下发各等级名额,按照一二三等奖顺序确定人选。计算学分绩点应包括上一年度全部课程。
(二)计分方法
1.学分绩点满分为 4 分,计算方法如下:
(1)每门课程学分绩点=该门课程学分*[4-3*(100-百分制成
绩)^2/1600]
(2)合格类课程的学分绩点=3.25*课程学分(相当于 80 分)
(3)免修课程学分绩点=3.81*课程学分(相当于 90 分)
(4)不及格或未合格课程的学分绩点为 0
(5)GPA=所有课程学分绩点之和/所有课程学分之和
2.综合科研分计算方法。对于研究生在奖学金评定期内获得的成果,包括学术论文、学术著作、教材、科研项目、社会服务成果、科研获奖、论文入选学术会议/征文、权威竞赛获奖等,按照成果认定分值加总计算。具体成果类型、成果层次和分值见附表1。
3.科研成果分值计算时依据以下原则:
(1)所有科研成果级别均按照科研处、教务处或学校其他职能部门最终认定结果为准,须同时满足《天津财经大学高水平代表性学术成果目录》《天津财经大学高质量优秀学术成果目录》中关于高水平代表性、高质量优秀学术成果的相关标准。所有成果需在学生攻读学位期间完成且不能重复使用。
同一篇或题目高度相似论文入选不同学术会议的计1次分值,取最高分,不累计得分;
同一篇或题目高度相似论文发表且入选学术会议的,按照发表计算分值,不累计得分;
同一篇或题目高度相似论文获不同奖项的,取最高分,不累计得分;
同一项咨政成果同时得到批示、采纳或刊载,只取最高分值计1次;
以同一作品或题目高度相似作品获不同等级比赛奖项的,取最高分,不累计得分;
同时期参加多支队伍参加同一比赛的,取最高分,不累计得分。
(2)多人完成的科研成果,第一作者单位必须署名“天津财经大学”,无论成果涉及其他作者同年度是否参与评奖,申请奖学金的研究生均须按照各类成果的分值进行分摊。论文类成果分值按照下列分摊系数规则根据作者人数进行系数分摊(只计算前三名)。第一作者是学生本人的研究生导师或副导师,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可视同第一作者,如为第三作者可视同第二作者,如为第四作者可视同第三作者。导师不算在分摊分值总人数中。两位作者的按照0.6与0.4进行分摊;三位作者的按照0.5、0.3、0.2进行分摊。
(3)若科研成果已被学院以往年度国家奖学金评定中其他作者或本人使用并获奖,则本年度不能用于不同作者或本人重复申请国家奖学金。
(4)批示类和刊载类成果须提供批示和内参刊发原件佐证,采纳类成果需要有采纳单位出具的委托函(协议)、验收报告或采纳证明等材料。论文成果必须已见刊或能在中国知网检索到,录用通知一律无效。
(5)以团队为单位参与各类竞赛获奖的,获奖的成员计平均分;以项目类获奖的,主持人计总分值的50%,参与人计剩余分值的平均分。
(6)所获得成果截止时间为本年度9月30日。
第五章 学业奖学金评审与发放
第九条 符合实施细则规定条件的研究生自愿申请学业奖学金,应如实填写《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申请审批表》,向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交证明材料。
第十条 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评审过程中应充分尊重研究生导师的推荐意见。获奖学生名单确定后,在学院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学校研究生奖助体系评审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十一条 对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结果有异议的学生,可在学院公示阶段以书面的形式向所在学院评审委员会提出申诉,评审委员会应及时研究并予以答复。如学生对学院评审委员会做出的答复仍存在异议,可在学校公示阶段向学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领导小组提请裁决。
第十二条 硕博连读研究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转为博士研究生的,若累计学习年限尚在硕士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可在下一学年申请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第十三条 已获得学业奖学金的研究生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一经查实即取消当年学业奖学金:
1.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处分的;
2.在学术科研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3.在科研或实验中违反工作程序,造成重大损失的;
4.未按规定时间缴纳学费、注册的;
5.因休学等原因保留学籍的;
6.其他被认定应取消学业奖学金的情形。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经济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负责解释。
附件1:
成果认定计分表
成果类型 |
成果层次 |
分值 |
论文 |
符合天津财经大学高质量优秀学术成果目录 |
20 |
符合天津财经大学高水平代表性学术成果目录 |
10 |
著作 |
高质量学术专著 |
1.5分/万字(封顶10分) |
高质量学术译著 |
1分/万字(封顶8分) |
高水平代表性学术专著 |
0.8分/万字(封顶5分) |
高水平代表性学术译著 |
0.5分/万字(封顶3分) |
教材 |
国家级教材或同级别 |
0.6分/万字(封顶4分) |
省部级教材或同级别 |
0.4分/万字(封顶2分) |
项目 |
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处认定的纵向科研项目 |
参与不计分 |
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
主持3分,参与不计分 |
社会服务成果 |
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的决策咨询研究成果 |
15 |
中央部委领导或省级正职领导批示的决策咨询研究成果 |
6 |
省部级其他领导批示的决策咨询研究成果 |
4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采用的决策咨询研究成果 |
8 |
全国性法律、法规、规划或政策制定采纳的决策咨询研究成果 |
6 |
省部级政府部门采纳的决策咨询研究成果 |
4 |
被全国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刊载的研究成果 |
10 |
《新华文摘》和《人民日报》刊发的 2000 字以上理论文章 |
6 |
被教育部社科司《大学智库专刊》、教育部《专家建言》、《高校智库专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教育成果要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与决策》、中央统战部《零讯》及其他中央部委有关内参刊载的研究成果 |
6 |
在天津市委研究室《决策与参考》、《决策研究》、《观点与动态》,市政府研究室《天津政务参考》、《决策咨询建议》,市委办公厅《参阅件》、《每日要情》、《政策咨询》,市政府办公厅《昨日要情》,市委统战部《海河同舟》,市社科联《社科界咨政要报》刊发的决策咨询研究成果 |
4 |
科研获奖 |
省部级一等奖 |
8 |
省部级二等奖 |
6 |
省部级三等奖 |
4 |
论文入选会议征文、获奖 |
论文入选与学科相关国家一级学会征文,或者入选学科重要会议论坛征文(名单见附件2)。 |
入选征文且参会宣讲论文计2分;获奖一等奖4分、二等奖3分、三等奖2分。 论文既获奖又入选的,计高分。 同一年度有多篇不同题目论文入选论坛,最多计2项。 |
与学科、科研相关的国内权威竞赛(名单见附件3) |
国家级与学科、科研相关的竞赛特等奖 |
10 |
国家级与学科、科研相关的竞赛一等奖 |
8 |
国家级与学科、科研相关的竞赛二等奖 |
6 |
国家级与学科、科研相关的竞赛三等奖 |
4 |
省部级与学科、科研相关的竞赛一等奖 |
4 |
省部级与学科、科研相关的竞赛二等奖 |
3 |
省部级与学科、科研相关的竞赛三等奖 |
2 |
附件2:
学科重要会议论坛
序号 |
论坛/年会名称 |
1 |
中国经济学年会 |
2 |
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 |
3 |
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 |
4 |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 |
5 |
中国青年政治经济学学者年会 |
6 |
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 |
7 |
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 |
8 |
劳动经济学会年会 |
9 |
中国劳动经济学者论坛 |
10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及实践年会 |
11 |
中国海派经济学论坛 |
12 |
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 |
13 |
香樟经济学年会 |
14 |
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 |
15 |
全国数字经济学术年会 |
16 |
中国青年国际贸易学者论坛 |
17 |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论坛 |
18 |
全球价值链研究生论坛 |
19 |
中国环境经济学论坛 |
20 |
中国人口学会年会 |
21 |
青山湖国际经济论坛 |
附件3
与学科、科研相关的国内权威竞赛
序号 |
竞赛名称 |
1 |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
2 |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
3 |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
4 |
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
5 |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6 |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
7 |
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 |
8 |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
9 |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
10 |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
11 |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
12 |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 |
13 |
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 |
14 |
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 |
15 |
“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 |
16 |
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 |
17 |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年会展示 |
18 |
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 |
19 |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
20 |
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 |
21 |
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 |
22 |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 |
23 |
“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
24 |
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 |
25 |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
26 |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 |
27 |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
28 |
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 |
29 |
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 |
30 |
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 |
31 |
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 |
32 |
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 |
33 |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 |
34 |
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
35 |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 |
36 |
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 |
37 |
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 |
38 |
“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
39 |
中美青年创客大赛 |
40 |
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RAICOM) |
41 |
“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 |
42 |
华为ICT大赛 |
43 |
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 |
44 |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CULSC) |
45 |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 |
46 |
国际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 |
47 |
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 |
48 |
“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 |
49 |
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 |
50 |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
51 |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 |
52 |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
53 |
“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 |
54 |
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55 |
“工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 |
56 |
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①讲解大赛、②书写大赛、③诵读大赛、④篆刻大赛 |
57 |
“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 |
58 |
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 |
59 |
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 |
60 |
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 |
61 |
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 |
62 |
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 |
63 |
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 |
64 |
全国大学生花园设计建造竞赛 |
65 |
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 |
66 |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 |
67 |
全国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 |
68 |
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 |
69 |
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 |
70 |
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大赛) |
71 |
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 |
72 |
全国本科院校税收风险管控案例大赛 |
73 |
全国企业竞争模拟大赛 |
74 |
全国高等院校数智化企业经营沙盘大赛 |
75 |
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 |
76 |
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 |
77 |
国际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 |
78 |
“科云杯”全国大学生财会职业能力大赛 |
79 |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
80 |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 |
81 |
世界技能大赛 |
82 |
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拔赛 |
83 |
“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 |
84 |
码蹄杯全国职业院校程序设计大赛 |
85 |
全国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举办或指导的各类大赛 |
86 |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 |
87 |
全国大学生数字贸易综合技能大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