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天财首页 |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聚焦高水平开放 共探自贸区未来 “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与自贸区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2025-10-28 14:49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同时上合组织峰会在天津召开,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探讨制度型开放与自贸区建设,提供了宏大的时代背景和宝贵的研究契机。2025年10月24日,“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与自贸区建设”为核心议题的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经济学院、天津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中国制度型开放研究院及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财经大学基地联合主办,中国(天津)自贸试验区政策与产业创新发展局协办,天津市社科联、商务部驻天津特派员办事处、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领导,以及全国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及企业界百余位代表齐聚,依托政产学研协同优势,围绕制度型开放与自贸区建设的理论前沿、实践路径与未来方向展开深度研讨,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凝聚智慧、贡献方案。

  


会前校党委书记赵鸣,党委副书记、校长孟昊,副校长马亚明等会见了与会的主要领导和专家。赵鸣书记对市社科联、商务部驻天津特派员办事处、市外办等单位以及南开大学等高校长期以来给予我校的支持表示感谢并指出,我校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继续发挥学科与平台优势,助力制度型开放和自贸区建设,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更大贡献。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孟昊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2025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在这一历史交汇点,上合组织天津峰会的成功举办,为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本次会议汇聚了政、产、学界的智慧与远见,热切期望能借此平台,共同聚焦理论前沿的“新突破”、服务发展的“真对策”、人才培养的“强根基”,持续深化协同创新,为国家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贡献“天财智慧”。

    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一级巡视员赵剑岭,天津市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袁世军,天津自贸试验区政策与产业创新发展局副局长曹正清分别从政府服务、社科研究、自贸区实践等维度致辞。其中,赵剑岭介绍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丰硕成果与天津自贸区建设成果,并指出未来天津将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借助上合峰会效应转化成果,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以谱写高水平对外开放新篇章。袁世军强调制度型开放研究的重要性,从加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总结提升实践经验、建设学术共同体三方面提出了建议。曹正清明确天津自贸试验区当前在扩大制度型开放、赋能新质生产力、深化区域合作三方面的发展方向,肯定与高校智库合作成效并邀请专家学者继续助力自贸区建设。

  副校长马亚明教授主持开幕式。他表示,本次研讨会聚焦制度型开放与自贸区建设核心议题,既能为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也能为深化上合组织经贸合作、推动自贸区服务国家战略提供实践参考。

孟昊致辞


赵剑岭致辞


袁世军致辞


曹正清致辞


马亚明主持开幕式

 

主旨报告阶段由经济学院院长齐俊妍教授主持,南开大学副校长盛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徐秀军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吕越教授、海南省洋浦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明业、经济学院刘娟教授分别围绕“全球地缘政治挑战背景下中国如何推进高水平开放”“制度型开放的理论基础与现实逻辑”“贸易摩擦与全球供应链重塑”“海南自由贸易港数据要素跨境流动制度政策创新实践及发展机遇”“天津自贸区制度型开放与跨境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前沿议题发表演讲,其中多位专家提及可依托政产学研协同力量,推动自贸区建设对接国家战略与上合区域合作需求,通过高校学术支撑、政府制度保障、企业成果转化形成“三方联动”,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

盛斌教授作主旨报告

 

徐秀军研究员作主旨报告

 

吕越教授作主旨报告

 

陈明业副总裁作主旨报告


刘娟教授作主旨报告

 

研讨会设置两个分论坛,分别聚焦“开放型经济研究前沿与核心期刊发表”和“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重构与自贸区制度型开放”两大主题,围绕开放型经济领域的研究热点、天津自贸区制度创新经验、自贸区智能治理模式、反制裁立法完善、生产性服务业赋能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形成了多项富有建设性的共识。

分论坛一:突破·对话·赋能 开放型经济研究前沿

与核心期刊发表


分论坛二: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重构与自贸区

制度型开放圆桌论坛

 

本次研讨会不仅为参会者搭建了思想碰撞、经验交流的平台,更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层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方面,通过专家学者的深度研讨,进一步厘清了制度型开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为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政产学研协同对话,将学术成果与现实需求紧密结合,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提供了科学参考。未来我校将持续举办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在开放经济、区域经济等领域的研究力度,培养更多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土情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持续贡献力量。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