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天财首页 | 
学子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风采 >> 正文
百企调研 社会实践|智创添绿——杭电学访共研新财经与新工科思政育人合作新模式
2025-07-28 10:39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我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与“新财经建设工程”实施要求,立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积极探索教育新路径,聚焦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推动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深度融合,近日,经济学院组织师生赴杭州开展百企调研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紧扣学校人才培养改革方向,以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向,通过百企调研精准捕捉行业发展动态与人才需求标准。同步开展社会实践,聚焦绿色经济发展前沿,让师生在实地走访中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刻内涵,培养懂产业、接地气服务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高素质人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的5所高校之一,是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是长三角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712日,经济学院学工团队走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与自动化学院学工团队开展学访共建交流,就学风引领创新实践、第二课堂赋能、双创能力孵化模式、思政教育的融合载体辅导员谈心谈话、AI信息技术赋能学生工作管理等思政工作的创新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在探索新财经与新工科思政育人合作、加强科研协同创新与创新创业合作等方向达成战略共识,为新财经人才培养的跨学科实践注入创新思路。


 座谈共话发展

   在座谈会上,双方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交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首先系统介绍了学院在学科布局和育人体系方面的特色,着重展示了其在智能系统等学科方向的优势特色,在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等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我院实践团则分享了我校新财经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以及“五育融合”背景下,我院立足经济专业特色,开展的学生党团建品牌建设,构建的“思想引领+专业赋能+实践支撑”的全链条育人体系,双方围绕学科交叉、实践教学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就未来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交叉学科第二课堂领域的校际合作可能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参观凝聚共识

   在实地参访环节,杭电大教师引导实践团深入自动化学院创新实践平台和学生活动场地进行观摩。机甲大师实验室内陈列的学生自主研发的竞技机器人系统,生动展现了学院在智能装备领域的教学成果;智能车研发基地中持续迭代的自动驾驶模型,则体现了学生在控制系统优化方面的技术积累。通过沉浸式参观,实践团成员切身领略了工程教育的实践特色,更对新财经背景下“经管+工科”复合型人才融合培养的创新路径有了深刻认识进一步开拓了跨学科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


经验启迪思路

同时,杭电大教师带领实践团成员实地参观了学院第二课堂创新实践区学生活动交流室,全方位展示了学院扎实的学工体系建设成果,其创新的思政引领机制、创新创业孵化空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智慧学工体系建设等特色模块,让实践团成员直观感受到学院“育人为本、精准服务”的学生工作理念。实践团成员在参观中不时驻足交流,双方围绕“数字化赋能思政教育”、“校企协同培养”展开案例互鉴,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启迪方向思路,共探新时代思政育人实践创新。 

 


同时,杭电大教师向实践团重点介绍了学校创建“无废高校”的整体理念和实施路径。学校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号召,充分发挥电子信息学科优势,将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入校园废弃物管理全过程,构建了集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数字化监管于一体的循环体系。通过智能设施部署、管理机制创新和环保意识培育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具有示范价值的校园可持续发展模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绿色低碳校园”应用场景也成功入选2023年度杭州十大低碳应用场景,为同类高校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本次交流活动通过理念研讨、实地考察和育人经验分享等环节,全面展示了双方在产教融合的深厚积淀和育人成果不仅拓宽了实践团的专业视野,更搭建起财经与工科协同育人的桥梁,展望未来,双方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共建校企实践基地等方式,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为培养复合型新财经人才开辟新路径。

 


 

 

关闭窗口